.
以色列曾經是圣經中流著奶與蜜的土地,現今是以高科技聞名的創新國度。國土面積僅2.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僅813萬,人均GDP卻高達32,505美元(2014年),位居世界前三十;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高科技企業數量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小國家,大能量,在當前高度關聯的全球經濟中,貿易大國中國與科技強國以色列將有著怎樣的交集?日前,本刊記者采訪了以色列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Chaim Martin。
中以貿易投資合作向多元化發展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而以色列在科技領域的表現世界領先。在商品貿易方面,由于以色列人口總數僅800多萬,雖然中以雙方的貿易總量并不大,但過去數年來一直保持穩定增長,近年來更是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現在,中國是以色列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也是其全球第二大貿易伙伴。據中國海關統計, 2014年中以雙邊貿易繼續保持穩步增長,進出口總額108.8億美元,同比增長0.5%,占以色列對外貿易總額的8.5%。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從以食品、鉆石、化工等傳統產品貿易,不斷向高科技、新能源、生物技術、現代醫藥等方向發展轉變,產品結構已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相比之下,兩國在投資方面的合作十分活躍。據參贊介紹,從2010年以來,中國企業對以色列一直保持強勢增長,既有數十億美元的大宗并購,也有眾多未納入官方統計的私人投資,資金從數百萬美元到數十億美元不等。
以色列國土雖小,卻是一個科技強國。對于兩國的科技合作,參贊指出,近年來,中國企業對以色列的電信、媒體、清潔技術、節水技術、智能制造等科技領域的小額投資數量大增。,且在包括醫療產品與設備、醫療相關信息技術、衛生服務、數字醫療、移動醫療、生物醫療等分支的生命科學領域,中國企業的投資興趣也日益濃厚。針對此,以色列政府為國際投資者制定了豐富的激勵政策,尤其注重金融類投資以及能為當地創造工作崗位的實體制造業投資。另外,在以色列的偏遠地區如南部和北部,投資激勵力度超過中心地區,總之,無論何種投資,總的原則是投資額越大,獲得的激勵力度和相關優惠也越大。同時,近年來,為了將以色列技術出口至中國市場并投放市場,很多以色列的科技企業也在中國成立法人代表處或銷售代表處。
以色列展會漸受中國企業關注
在會展方面,以色列國土面積很小,展覽業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參贊介紹說,很多本地公司規模小,位置也很偏僻,遠離市中心。然而,通過展會,眾多企業匯聚一處,可以展示行業的整體實力。在以色列,雖然在耶路撒冷和海法也有一些小規模的展覽會,但大部分國際展會是在特拉維夫市舉辦。該市專門的會展中心離機場僅40分鐘車程,方便客商參展、觀展。而在展會種類方面,以色列是農業科技強國,所以,大部分展會都是圍繞水技術、農業科技、國土安全、生物科技、醫療等進行。
對于外國展商而言,展會也是開拓當地市場的理想平臺。在展商來源方面,以色列展會上的國際展商主要來自美國和德國、波蘭、法國、意大利等歐盟國家。近幾年,隨著中國企業對以色列展會興趣的不斷增長,據參贊介紹,2015年,以色列很多展會的第一大觀眾來源國已是中國。
談及在以色列的經商之道,參贊認為,相比以色列商人,中國商人更為禮貌、委婉,而以色列商人更為直接、明快,即便是朋友,在商業活動中也是“在商言商”。如果中國企業要在以色列開展業務,在一開始就設定清晰的商業目標尤為重要。具體到商品上,目前,中國出口企業出口到以色列的產品大部分為紡織品、電器、農產品、農業機械設備、電子產品和化工品等。以色列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屬于中端,而中國產品素以高度的性價比聞名,所以,以色列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市場。
多樣性的經貿洽談活動
針對不斷上升的中以雙邊投資情況,以色列駐華使館也組織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貿易洽談活動,讓雙邊企業面對面探索商業機會。今年1月4-6日,由以色列經濟部、以色列駐華使館商務處等機構共同組織的首屆中以科技創新投資大會在中國國家會議中心舉辦,包含嘉賓討論、主題演講以及商務對接會議等。由100多家以色列科技公司帶來優質技術與項目,與2,000多名的領先企業高管和私人投資者進行洽談,場面極為熱烈。將來有望成為每年一屆的盛事。今年4月,以色列企業還將帶來老年醫療技術與相關產品,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知名醫療展會。參贊表示,大部分以色列企業的規模都較小,擅長產業鏈某一細分環節。因此,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是攜帶最新產品參加最知名的展會,最大限度確保展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