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新增本土感染者仍在快速增加,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對輕型病例實行了集中隔離管理要求,目前我國多地采取了方艙醫院的方式,收治輕型患者。其中,會展場館成為了很多城市改造方艙醫院的首要選擇,很多地方的會展場館也因此有了新使命。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在昨日(3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表示,現在各地采取的方艙醫院模式,是非常有效的,也是符合規定、符合要求的。同時要求各省根據疫情的形勢建設或者是拿出建設的方案,保證每個省至少有兩到三家方艙醫院。即便現在沒有建設,拿出的建設方案也要確保在需要啟用方艙醫院的時候,能夠在兩天之內建成并且投入使用方艙醫院。

焦雅輝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全國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的方艙醫院有33家,分布在12個省的19個地市,其中建成的有20家,在建的有13家,床位總計大約有3.5萬張,這些方艙醫院主要集中在吉林、山東、云南、河北、福建、遼寧等地。
據了解,方艙醫院可以由會展中心、體育場館或大型廠房直接改造完成,改造成本低、改造時間短、建設速度快,短時間內各省醫療隊被緊急調動支援,將輕癥患者集中收治,從而有效阻斷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
今天我們來一起看看此輪疫情中,各個會展中心改造成方艙醫院,為抗疫最終勝利所做出的努力。
長春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啟用
3月10日上午開工的長春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現已正式投入使用。3月15日下午3時,來自長春市中心醫院的40余名醫護工作者抵達方艙醫院。晚6時,第一批患者抵達。

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共有4個廳,1500個床位。目前入住方艙醫院的是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患者。為防止交叉感染,艙內嚴格設置了污區、潔區和交換區。醫護人員在交換區穿戴防護服,消殺后進入污區。

此外,方艙內設置了人臉識別系統電子門禁,非醫護人員不能走出污區,保障人員的隔離。方艙醫院內已為患者提供了床單、被罩、洗漱用品等生活用品。目前長春氣溫較低,方艙內設有供熱系統,保障室內采暖。患者進入艙內,將根據患者的具體身體情況,調配飲食。

首批輕癥患者已入住廊坊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
從3月18日河北省廊坊市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廊坊市首個方艙醫院已于3月17日投入使用,現收治輕型和無癥狀感染者570人。

據介紹,從3月15日中午到17日中午,施工單位200余名工人不舍晝夜,經過48個小時連續奮戰,順利完成了1120張床位、半污染區及醫護辦公區建設、供電等全部任務,廊坊首座方艙醫院建設完成投入使用。方艙醫院位于廊坊國際會展中心B館,面積超一萬平方米,截至18日12時,已累計治愈出院27例。繼河北省廊坊市方艙醫院A區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后,3月19日,廊坊市方艙醫院B區也開始加緊建設,這里可提供1459張床位,用于新冠肺炎輕癥患者集中隔離管理。3月22日,方艙醫院B區達到接收患者的條件。

廊坊市方艙醫院B區正在加緊建設
廊坊市方艙醫院B區位于廊坊國際會展中心D館,分為兩層,分別在廊坊國際會展中心D館的1層和3層,其中1層共設置903張床位,3層共設置556張床位。
廊坊市方艙醫院B區投入使用后,將配備醫護感控人員50余人,醫護人員每天分6班,每班4小時,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醫療和生活服務。一層、三層各設置一個工作站,醫生和護士可同時辦公,減少醫護人員行走距離,方便照護所看護的患者,做到精細化護理。根據第九版診療方案中關于建設方艙醫院及健康驛站相關要求,沈陽市啟動實施方艙醫院應急改造工程和健康驛站工程,以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目前,2000余名施工人員正在24小時緊張施工。工程選址沈陽國際展覽中心,方艙醫院位于E1館內,一期工程可容納1000個床位,全部建成后容納2000個床位;健康驛站位于展館外南廣場,預計一周內具備投入使用條件。

呼和浩特市將內蒙古國際會展中心改建為方艙庇護醫院
3月23日,從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三十場)了解到,呼市積極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的要求,近日將內蒙古國際會展中心改建為方艙庇護醫院。

呼和浩特市方艙庇護醫院嚴格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的《方艙醫院設置規范》建設,目前已在會展中心A館搭建完成床位518個,并設置醫務辦公室2間,護士站6間,醫護人員更換衣物1脫區、2脫區,緩沖區,消毒室2間,醫療處置區2間,醫用設施設備區2個,物資儲備區等配套設施。同時在會展中心東、西兩側門外,設置專用移動大巴衛生間4座,安全有效保障醫療垃圾與污染物的閉環處置。現已改建完成,配套用品已全部準備就緒,具備隨時使用條件。
與此同時,預留會展中心B館用于增建床位,根據場館情況,預計可同時容納床位1600個,現搭建物料已完成儲備,如防疫工作需要,可在36小時內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屆時總床位可達2200個,可有效快速反應,應對突發情況。
合肥將改造會展中心一期建設方艙醫院
3月23日消息,根據國家和安徽省疫防要求,合肥市決定改造市會展中心一期項目,建設2000張床位規模的方艙醫院。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22日來到會展中心,察看場館基本情況,現場研究確定具體改建方案。他強調,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建設方艙醫院是應對極端情況的民生工程,也是完善城市功能的基礎設施,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要遵守技術規范,加快工程進度,嚴把工程質量。
后記
在2020年6月,國家發改委就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關于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的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強平急轉換,重點要借鑒方艙醫院建設經驗,推廣實施大型體育場館、展覽館等公共設施平急兩用的改造,補充完善和強化應急處置內容,預留好發展空間。一旦發生重大疫情或者是突發情況,就能夠快速的轉化為救治和避險避災場所。
近兩年,除了被改造成方艙醫院,我們還看到了不少會展場館改造為救治和避險避災場所的案例。例如臺風“煙花”來臨時沿海眾多會展場館成為災民安置點,疫情期間很多場館被臨時改造為核酸檢測場所、疫苗接種場館、配合機場的旅客分流場所、跨境貨物運輸接駁點、農產品臨時集散的備用場地等。危難之際更顯本色!在疫情再臨之際,將會展場館改造成方艙醫院,不僅能迅速緩解城市醫療資源的壓力,也體現了會展場館、會展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擔當。我們惟愿疫情迅速平息,這個會展場館的新使命迅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