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對于蘇州會展業而言是異常艱難的。這一年蘇州會展行業遭遇了四次展會停擺,會展業成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面對著前所未有困難和挑戰,蘇州會展人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努力推動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不僅取得了抗擊疫情的全面勝利,還在培養壯大會展市場主體,創新展會服務模式,改善會展營商環境,促進會展人才培訓等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夜景
近日,記者采訪了蘇州市會展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丁尉,請他分享2021年蘇州會展業的成績以及對行業未來的看法。

蘇州市會展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丁尉
實現抗疫辦展的雙勝利
丁尉告訴記者,相較2020年,2021年對會展人來說,似乎影響更為深刻,歲月更為艱難。但蘇州市會展行業協會(下簡稱“協會”)充分發揮了在重大事件面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知難而上,主動作為,指導和企業做好各項疫情防疫工作,協調政府有關部門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幫扶企業度過難關。

在蘇州舉辦的展會
據協會統計,2021年度蘇州市共舉辦各類展覽活動213個,其中經貿類展覽121個、文化類展覽92個;展會總面積145.98萬平方米,比2020年增加27.4%。2021年全市舉辦的專業類展會達36個,比2020年增加24.1%。丁尉表示,經過疫情的洗禮,蘇州會展企業展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創新能力,會展實體在強化內部管理、整合內部資源、加強人員培訓、拓寬業務范圍等方面得到了壯大和發展。大部分企業不僅2021年的營業收入同比2019有所上升,同時在轉型升級、開拓新業務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展會質量有所提升,辦會水平不斷提高,業務范圍逐步拓寬,新技術、新科技被廣泛應用,員工素質大幅度提高。

在蘇州舉辦的展會
同時,蘇州各會展企業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主動擔負起各地會展防控工作,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昆開國際會展中心、花橋國際博覽中心都承擔了當地疫苗施打、核酸檢測、外地來蘇人員分流等疫情防控工作,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蘇州會展人取得了抗疫、辦展的雙勝利,為蘇州市抗擊疫情、恢復產業發展等方面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丁尉認為,雖然現在中國會展業似乎整體形勢大好,但其實還有很多企業感覺前途迷茫、沒有信心,特別是民營企業。從整個長三角地區來看,除了上海,其他城市會展業發展水平還是處于中低下區。
“這主要表現在:沒有多少國際影響力大的展會,沒有多少實力強勁的知名會展企業,會展營商環境還有待完善、市場化程度不高等。市場主體不強,是我國會展業最大的問題。”丁尉強調。
近兩年,各地陸續成立了多個大型會展集團,絕大多數為國資企業,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但怎樣發揮這些大型會展企業的作用,怎樣讓這些大型企業帶動推進當地會展業發展,而不是讓這些大型國企壟斷整個產業鏈,與中小民營會展企業搶市場、搶資源,是行業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會展業是一個市場化的產業,我們目前最需要做的是通過引導、扶持讓更多的民營企業壯大起來。”

在蘇州舉辦的展會
丁尉表示,因為在疫情之下,受損最大、最困難的是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的民企。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了,中國會展業才能強大起來。丁尉強調,現在有種現象,就是政府主導的趨勢越來越重,會展企業都“靠政府、吃政府”,而沒有真正培養好當地的會展市場。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對會展業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展會只有服務好產業才能成就自己
2022年疫情還在繼續,但丁尉認為疫情已經不是阻擋或限制我國會展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會展業改革創新以及實現高質量高水平發展的速度。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會展業要如何利用好這個契機,抓住機會,趁勢而上,是全產業鏈面臨的最大挑戰和機遇。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會展業主管部門、會展行業協會、會展企業以及行業界專家學者應該重點思考我國會展業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思考如何推動會展業的市場化,思考如何幫助全產業鏈的企業做大做強。
丁尉認為,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先是政府要在政策制定、營商環境改善、人才培養等方面有所作為。各地的會展獎勵政策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體現出政策的導向性,獎勵品牌展會、獎勵創新展會。其次,各地政府要打造良好的會展業營商環境。營商環境不僅包括會展政策,還包括政府主導程度、社會各界支持度、企業自主度等。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動員全社會力量,特別是發揮各地會展行業協會不可或缺的作用。另外,要鼓勵各地會展界通過不同方式開展合作交流,實現共同發展。目前,蘇州、無錫、常州已成立“蘇錫常會展業發展一體化聯盟”,聯盟在促進三地會展業高水平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今后長三角地區會展業一體化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丁尉表示,會展業的高質量發展,就是要為國家、地方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服務。而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會展企業自己首先要實現高質量高水平,這才更能體現會展業價值,為其它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本文刊載于《中外會展》2022年3月刊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歡迎轉發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訂閱《中外會展》雜志
訂閱電話:010--5165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