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疫情下會展企業的變化,東西志覽國際文化發展(無錫)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西志覽”)執行董事賴曉云表示,無論是疫情前還是疫情后,東西志覽公司一直都在順應行業發展大勢之中不斷變化,持續進行轉型升級。
他補充說道,促進經濟適度多元是澳門的發展路向,中醫藥、特色金融、會議展覽、文化創意及高新技術等都是特區政府致力推動的新興產業。會展業從中能發揮產業孵化作用,未來將透過“產業會展”來推動特色金融、中醫藥及高新技術等不同產業的發展。

東西志覽國際文化發展(無錫)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賴曉云
疫情下的變與不變
他認為,會展是一個創新型的內容輸出平臺,行業的一些變化也是基于某些“不變”的基礎上的,即會展人搭建平臺的角色和會展服務于行業的商業邏輯是不變的。會展的目的是將人聚在一起進行展示、交流和交易,會展人的作用就是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為行業的目標客群服務。在這一商業邏輯不變的基礎上,變的是一些服務的形式、服務的內容和服務的深度。
疫情發生之前東西志覽已經在對業務進行變革和創新,疫情發生之后依然是沿著之前既定的方向前進。在賴曉云看來,會展是隸屬行業、服務行業、推動行業發展的平臺,其行業屬性和邏輯沒有因為疫情而改變,任何一個行業的會展項目都是如此。而隨著大環境的改變,會展服務的深度需要改變,打造會展平臺的主辦單位需要努力成為所在行業的媒體。在東西志覽公司內部的會議和溝通中,賴曉云多次強調會展人即媒體人的身份屬性,以便團隊找到準確的身份定位。“我們公司在無錫,但是我們在無錫并沒有業務,如果沒有媒體屬性,我們的展會談何覆蓋行業,又談何做到全國甚至全球呢。”賴曉云說,會展主辦方的媒體屬性是相當強的,需要有一定的宣發能力。東西志覽除了是會展主辦方,本身也從事紙媒和新媒體工作。其同時還是一家咨詢策劃公司,可以利用主辦展會積累的行業大數據進行數字營銷,更好地服務所有的參展參會企業。“我們可以針對每個品牌需要覆蓋的目標人群,為企業制定全案品牌策劃,給企業做一些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指導。”賴曉云說。
東方不亮西方亮
談到疫情下會展企業的收入,賴曉云表示,疫情下企業的收入受影響是肯定的,線下活動不能舉辦,展會收入和廣告收入就沒有了,受到影響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會展主辦方作為一個生產型的服務平臺和媒體平臺,其收益不局限于線下展位的銷售和廣告銷售,因此收益并不會因為線下活動的暫停而下降,反而會上升。

東西志覽目前在為一些品牌方做線上論壇,主要內容是圍繞疫情下品牌方如何自救、如何服務好客戶,論壇引起了品牌方所在行業的強烈的反響,品牌方的美譽度得到了提升,品牌的發展戰略得以實現,主辦方也因此可以獲得收益。主辦方的收益是多觸角多元化的,東方不亮西方亮,線下平臺按下了暫停鍵,會有其他方面的收益補充進來。
賴曉云指出,品牌方的支出一直是存在的,當它削減了一部分支出的同時也可能會增加其他方面的支出,東西志覽的團隊近期在進行大量的視頻拍攝工作,這也是為了滿足品牌方的新需求。越是在疫情之下,這部分新需求反而越大,工作量也隨之越大,為此東西志覽公司的團隊人數從今年初的20多人擴大到現在的30多人。
“基于會展人的屬性,我們的業務面和服務對象都沒有減少。在我們服務的行業沒有受到很大沖擊的情況下,我們這些服務行業的人員和企業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賴曉云表示。
危中有機,疫情下的擴張機會
賴曉云告訴記者,基于公司的業務板塊和內容不斷拓展、加深,東西志覽需要的人越來越多。盡管團隊已經增加到30多人,但是現有的團隊已經滿負荷運轉,因此公司還在繼續招聘。
賴曉云還談到目前招聘工作一個可喜的變化:“因為我們公司在無錫,以前招人還是比較困難的。疫情之下這兩年招人反而比以前好了很多,我們吸納了一些對我們這個平臺有幫助的中高端人才。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快速發展業務的機會,有了人其他的就好辦了。”他認為這與疫情下就業市場飽和度較高有關系,并且他建議會展企業在人才問題上應該反其道而行之,越是在疫情之下越是要抓住機會去招聘,因為大環境好的時候人才市場競爭很激烈,而眼下則更容易招到合適的中高端人才。賴曉云對丘吉爾那句“不能浪費任何一場危機”深有感觸,他認為要在危機之中尋找機會,如果一直盯著“危”,人的精神狀態就會下降;看到機會才能昂揚向上。
打通線上線下,流量可以迅速增加
東西志覽不僅是會展主辦單位,同時還是獸醫行業的教育平臺。獸醫行業是需要終生接受教育的行業,因此東西志覽一直從事提供相關培訓課程的業務。為了更好地服務行業從業者,公司2017年的時候就已開發了線上課程,但是這些線上課之前的平均流量也就三五百人。由于疫情的出現,2019年之后線上課突然爆火,平均流量達到一千多人,這在獸醫行業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賴曉云認為,只要線上線下打通,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線上論壇,流量都會遠遠大于以前,甚至是以前十倍的體量。“我們舉辦的線上論壇有一萬多人在線,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為這個行業有從業資格的也就才4萬多人。”賴曉云談到,線上和線下不是非此即彼、有我無你的關系,對于主辦方來說,一定要多觸角、多場景、多服務模式,這樣才能服務好客戶,才能把主辦方的利益最大化。賴曉云認為困難什么時候都會有,疫情下更加困難是毫無疑問的。行業目前需要一些新手段,如智能化手段。數智化能力的提高可以幫助主辦方精準找到客戶的需求和痛點,更好地為品牌方服務。但這對主辦方來說是一種挑戰,因為會展主辦方并非互聯網技術公司,建立IT團隊的難度非常高。“好在我們會展人是懂得搭平臺借力的,只要我們能夠用共享思維尋求合作共贏,我們的前途肯定會更加光明。”賴曉云總結道。